“戏精”上身的官员们
鹰眼观心,看每日新闻时评。
最新消息:“戏精”史文清受贿1.95亿,被判死缓!
2015年7月,史文清卸任赣州市委书记,即将上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,他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说:“我永远是个赣南老表,深深感谢忠厚善良、可亲可敬的赣南父老乡亲!”
史文清离任,赣州有上千人送别。群众排长队、拎鸡蛋、喝米酒、相拥涕泪.....
有村民拉着“瑞星华屋人民感谢您”的横幅,有老太提着一筐鸡蛋,也有老者为其敬酒,据称“(史书记)眼噙热泪一饮而尽”。
当天送行的群众和官员超千人,官方也做了相应的组织活动,以防“场面失控,出现踩踏事故”。
经查,史文清丧失理想信念,背弃初心使命,品行恶劣,胆大妄为,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搞政治攀附,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;
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,公款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,违规收受礼金;
违规选拔任用干部,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;
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和执纪执法活动,腐化堕落,家风败坏,大搞家族式腐败;
把公权力当成谋利工具,大搞权钱交易,利用职务便利在企业经营、刑事案件处理、融资贷款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,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。
至此,历时7年,“戏精”史文清的表演大幕终于落下了。
其实,热衷伪装造势,“戏精”上身的不止一个史文清。
早在2012年2月,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踌躇满志,即将赴任湖南省委常委,踏入副部级领导干部行列。
“惜别衡阳”时,也是上千人来到武广高铁衡阳站排着队,打出“张书记,你辛苦了”“人民群众的贴心人”等横幅,张文维则表示,“自己永不和衡阳说再见。”
没料到一语成谶!2016年11月8日,身为湖南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的张文雄落马了!
2018年8月16日,张文雄因受贿罪获刑13年,因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获刑5年,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5年。
史文清和张文雄都是南方官员,北方也有会“演戏”的官员。
2011年5月,吉林省松原市委书记蓝军离任时,在当时的市委广场、市政路,也呈现了“千人送蓝书记”的场面。
尤其是一群身着黑色西装、白色衬衫的干部群众,手拉着各种横幅,如“蓝军,松原人民的好儿子”、“蓝书记,我们不愿您走”等,颇为引人关注。
2014年12月,身为吉林省人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、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蓝军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。
上述都是地级大市的“一把手”,县级“一把手”也有“戏精”。
2007年10月23日,参加完十七大后的江苏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,乘坐列车停靠徐州站。邳州市长和市委、市政府、人大、政协等领导在车站守候。迎接的队伍中,还有几十名着装整齐的医院护士。
徐州距邳州近80公里,平时车程45分钟,那天,李连玉乘坐的丰田中巴走了近两小时。群众夹道欢迎,“李书记不停跟群众握手。”邳州电视台当晚报道称,“队伍绵延23公里。”
当日,迎接李连玉的新闻图片也被挂上邳州政府网站,后转到邳州论坛。其中,有一幅照片是全国拥军模范、八十岁的庄印芳老人送给李连玉一篮柿子,寓意“事事如意”。
之后,当这些图片被链接到全国其他BBS时,图片的标题被网友们取为“史上最牛的县委书记”。
2014年11月15日,已升为徐州市副市长的李连玉被查。
2017年8月11日,李连玉犯滥用职权罪,判处有期徒刑五年;犯受贿罪,判处有期徒刑五年,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八年。
如果说身边工作人员依依惜别还有真情,个别群众送行也有真意,那么统一服装、拉横幅能没有人组织?
个别群众上访都能够“精准防守”,而数百上千的“群众”浩浩荡荡送行就可以畅通无阻?
可以说,这看似是沽名钓誉,实为愚蠢至极!
说起“攀辕卧辙”,其实这是一则历史故事。主人翁是侯霸,东汉人。他当时担任临淮太守,为人清正廉洁,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,很得民心。
他离任时,百姓们扶老携幼,有的拦住车子,有的卧在路上,不让离去,要求他继续留任。后来就用攀辕卧辙来形容清官、好官。
与其对应的,是“都门飘瓦”。主人翁是路岩,唐朝人。他在担任宰相期间,贪赃枉法,为百姓所痛恨。后来他离开相位,易地赴任时,沿街百姓向他投瓦泄愤。
这两则史料一正一反,证明了“知政失者在草野”,“自古江山多壮丽,至今父老说英雄”。
因此,如果今天的官员也想上演“攀辕卧辙”的故事,就要真正爱民、为民,而不是临时抱佛脚,弄一场漏洞百出的“戏”出来。
2022年2月9日,原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委书记阿布被双开。在双开通报中,也有阿布“安排群众送行”的表述。
既然阿布“漠视群众利益”,那么他心里应该很清楚,大概担心群众对自己“都门飘瓦”,所以才自导自演了一场“攀辕卧辙”的大戏。
由此可见,“演员”、时间、地点虽然各有不同,但“剧本”“戏码”却是一成不变,无非是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自我安慰罢了。
即使“化妆”巧妙、“演技”娴熟,也难逃“镜头穿帮”“剧终谢幕”的那一天。
“天地之间有杆秤,那秤砣就是老百姓”。从这杆秤上,可以识民心之向背,判官品之高下,检政绩之盈虚。
为官一任是有所建树还是碌碌无为,是清正廉洁造福一方还是贪污受贿祸害一方,不是自己标榜、同僚吹嘘、下属阿谀奉承或者上级领导重用所决定的,而是靠离任后群众的口碑和时间的沉淀来评判。